聂振宁,副主任医师,博士。原上海市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上海市心律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电生理射频消融工作17年,中山医院射频消融手术核心术者,主刀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消融手术7000多例,尤其擅长各类复杂的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3项,在JACC、Europac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数篇,参与编写国外电生理经典著作“cardiac mapping”第五版中“不同室速基质的心外膜标测”章节。“经心包穿刺消融心外膜器质性心脏病室速”荣获中山医院临床新技术应用推广奖,荣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2022年荣获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优秀房颤科研工作者”称号。 本人介绍 办理代挂号、提前检查、提前住院手术的人员来说下这个行业,首先这个行业是近20年以至以后20年不可替代的行业,因为现在国情导致医疗条件太集中,全国好的医院,医生,器械都在北京,所以大家有了病都要去北京就诊,这就导致挂号一票难求,这时候我们通过凌晨的排队,对医院长时间的熟悉,为病患提供在家就能提前挂好号,去了就能就诊,省去了好多费用。不然在北京多待一天就几百元的费用,这样整体下来是为了病患省钱了 、进一步的住院找大夫,病人也不清楚医生,很多就被实医生做手术,或者不对口门诊就诊,耽误时间和金钱。我们可以给提供一些资讯,帮助病患直接找到对口专家,专家看病,专家手术。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这是很多人到大医院看病后最常见的吐槽。
确实,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现象存在,我们也无需过多讨论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各位患者及家属,如何最高效的利用这“三分钟”。问到更多自己想问的内容,让医生更彻底的了解你的病情。
1
千万要带上资料
务必在就诊前携带上所有的检查资料,包括门诊病历、出院证明、重要的检查结果、内镜报告、病理报告、手术记录,还有影像片子。为进一步节约医生查看资料的时间,尽量把检查结果按时间顺序排放,装订成本,放在文件袋里。此外,如果能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病情,会更有帮助。
关于这一点许多患者存在误区
以为所有的医院电脑系统都是联网的,病历资料想看就能看。
即使是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科室,查阅资料也没有那么方便,虽然现在大部分医院的信息系统已经很完善了,但是调阅资料依旧需要浪费不少时间。
以为只带片子即可不用带报告,医生看不懂,是水平问题。
并非门诊医生不愿意看影像片子,而是因为打印在胶片的上的影像图片,不只信号有耗损,还极度浓缩,太小看不清楚,并且图片还不是全部。影像科医生写CT或MRI报告是在高分辨率的电脑上通读全部片子后才给出的检查结论,写一份全面详细地报告往往需时近半个小时,因此阅读报告一定是更加可靠高效的做法。
2
提问时挑重点
肿瘤患者及家属在许多生活细节上都格外小心,患者及家属焦虑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在门诊的时候问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反而没有太大的帮助,提问时应当选择对自己影响大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身体某些部位发现疼痛、不适等情况。如有多个问题,建议患者及家属将问题事先罗列好,避免现场忘了问,回家想起来又没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