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放号时间:了解具体的放号规律,及时抢号。 上海中医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50余年来,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的发展战略,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集体;2008年被国家、国家中医管理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2年在中医院等级复评审中评审成绩位列全国三级中医医院首位;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国家中医管理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刘嘉湘教授荣膺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总院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坐落于浦东上南路上钢二村45号。东西两院占地面积共78.65亩,核定床位数1250张。医院中医特鲜明,在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肾病、胆石病、风湿病、眼病、乳腺病、肛肠病、脾胃病、肺病、疮疡病等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医院有冬令进补膏方门诊、冬病夏治门诊、中医特体检门诊等。年门急诊人次356余万,年出院患者5.4万余人次。科室设置,有临床科室43个,重点专科30个,医技科室6个,剂科室3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RICU、血液净化中心等,配备DR、CT、ECT、MRI、数字胃肠机等大型设备。目前拥有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管理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管理重点专科13个;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专病)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0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1名、上海市名中医32名、上海“”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名、博士生导师42名;各级各类名老中医工作室35个。作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主基地与分基地,承担9项中医流派传承及特技术研究工作。医疗特 致力于不断提高中医治疗不同病理分型肾病的疗效。在陈以平教授的带领下,倡导“辨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与微观辨相结合、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将肾脏病理诊断引入中医辨论治中。在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疮性肾炎、急慢性尿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疗效,能开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等各种技术。 诊疗特:专病中、西医诊疗优势 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MN)属难治性肾病,目前西医主要应用激素及细胞毒物治疗膜性肾病,但其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该科陈以平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膜性肾病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当属中医理论中湿热胶着成瘀”的观点,首倡以化湿方案为主治疗膜性肾病,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物进行加减。在对17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中实:化湿方案能有效的提升MN患者血浆白蛋白、降低尿蛋白,总在90%以上。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衰竭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在美国、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的首位病因,使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不堪重负。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增加,糖尿病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而成为我国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的首位病因。多年来该科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分阶段采用养阴、化瘀、温阳利水等治则,通过回顾性分析实:中医治疗III、IV、V期糖尿病肾病均有显著疗效,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衰的速度。 IgA肾病: 该病的特点是发病隐匿、疾病影响因素较多、病程迁延、个体差异性大,该科对于中重症IgA肾病以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论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结合西医临床病理资料以及对症治疗的方案,应用多途径、多靶点、个体化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治疗,并提出以“斡旋三焦”的总体辨指导思想贯穿该病各阶段的治疗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型,“斡旋三焦”治则可以分别以“调畅气机”、“和解少阳”、“”、“清热化湿”等不同治法,在具体治疗中灵活地、有选择性地联合运用,并结合有关西,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经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经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验,中医治疗IgA肾病高,性好。从个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人认为看病应该找熟人。对第二个调查结果需要做一下统计,比如卡方检验。检验结果认为没有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虽然大家 都认为到医院看病找熟人很重要,但找不找熟人,对看病满意度并没有明显影响。当然,这个调查结果粗糙,还很难发表在的期刊上,但似乎也说明了 一些问题。至少,和很多医生和护士的经验是相吻合的。大多数人看病只是个人的经验,而医生护士因为职业的关系,观察和体会肯定应该比普通人全面的多。而且 对于看病找熟人这种事情,医生和护士的体会甚至和病人是相反的。换句话说,看病找熟人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是有害的,很多人反而找了熟人之后更加不满意。 本来找熟人是希望得到的诊疗服务,但为什么实际上却事与愿违呢?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方面。 种可能是明显的,那就是给医生给熟人看病治病的时候,多少会违反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一些流程,不要说病人,医生护士有时候也会觉得繁琐。省略掉一些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流程的设置就是为了 预防万一的,省略某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只要这种违反流程的行为持续时间长,处理的病人多,就一定会出现所谓的意外。 找了熟人的病人,就处在了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里。拿我的来说,一般做内镜诊疗之前,都要常规问一下病人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服用好停用一周,或者 避免取活检等有创的操作。都不问的话大部分人没事,但早晚会碰到那样的病人被漏过去了,一活检钳下去就血流不止。这种问题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第二种可能大概就是实际与预期的不符了。 很多找熟人托关系看病的人,往往对诊疗带有不合理的预期。尤其是自以为找了大领导的关系,就以为找到了。实际上疾病是公平的,即便是大领导本人, 得了某些疾病也无可奈何。当发生了和自己预期不符的情况,比如病情恶化,诊断不清,要么因为碍于熟人的面子忍气吞声,要么撕破脸顾及情面。后者造 成的医疗纠纷往往比一般的更加严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50余年来,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的发展战略,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2年在中医院等级复评审中评审成绩位列全国三级中医医院首位;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刘嘉湘教授荣膺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总院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坐落于浦东上南路上钢二村45号。东西两院占地面积共78.65亩,核定床位数1250张。医院中医特色鲜明,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肾病、胆石病、风湿病、眼病、乳腺病、肛肠病、脾胃病、肺病、疮疡病等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医院有冬令进补膏方门诊、冬病夏治门诊、中医特色体检门诊等。年门急诊人次356余万,年出院患者5.4万余人次。科室设置齐全,有临床科室43个,重点专科30个,医技科室6个,药剂科室3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RICU、血液净化中心等,配备DR、CT、ECT、MRI、数字胃肠机等大型设备。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专病)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0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中央“千人计划”1名、上海市名中医32名、上海“千人计划”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名、博士生导师42名;各级各类名老中医工作室35个。作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主基地与分基地,承担9项中医流派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
患:“就在你们医院。” 医:“出院明呢?” 患:“报账时,全交了。” 医:“还带其他资料吗?” 患:“没有。” 医:“为什么不带?”患:“你们医院系统不是有记录吗,查一下不就知道啦?”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万遍,不是的医院电脑系统都是联网的,病历资料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即使是同一家医院,住院系统和门诊系统也大多都是独立的系统,互相之间并不能随意地查阅;虽然,门诊记录可以翻阅,但只是简单地诊疗记录,检查结果如非专门查阅,是看不到的! 看病时需要准备哪些方面的资料? 患者就诊时所需要携带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既能方便医生查看、总结、制定治疗方案,也能为患者自身节省时间和金钱: 一、发病的过程和治疗经历。如其他医院的出院小结、用方案、治疗效果等,千万不要隐瞒病史。 二、病理资料。如病理报告、切片等,好还有生物标志物(通俗讲就是基因检测)的检测报告,例如肺癌EGFR及ALK基因检测、肠癌的KRAS基因检测报告等,这个重要,病理诊断是确定患者所患肿瘤疾病的金标准。 三、X光、CT、MR、PET/CT等影像学检查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对肿瘤进行分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等。 四、其他检查报告。如血液常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有助于对患者整体脏器功能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等。 为什么要带上以往的资料? 肿瘤诊治过程中的一些检查资料珍贵,患者一定要妥善保存。再次就诊时,一定要携带这些资料。一个疾病从发病到确诊,再到治疗,往往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也往往接受过多家医院的治疗,看病的时候,好能把过去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千万不要对病史有所隐瞒。因为,后续的治疗往往是建立在之前治疗的基础的,如果医生不了解以往的治疗经过,很难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而言,患者需要简单地描述以下几个方面:曾用什么治疗方案、用过什么、治疗几个周期、治疗后有无评估、效果如何等。患者在治疗之后,会进行相应的检查,比如CT、抽血检查等,能反应当时治疗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建议,有时候也可以节省时间,避免重复检查。应用某个治疗方案后的评估,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患者由于不是人士,对疾病的诊治往往描述,而出院小结往往能够对住院和治疗过程简单概括,对患者的诊治弥足珍贵。
看病有熟人,确实能让患者在潜意识里感到安心踏实,可是从医生角度来考虑,看病找熟人真的各有利弊。
大家一般认为,熟人看病的情况多发生在大医院,但其实,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面对的患者可能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街坊的朋友。面临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医生来说,与患者打好关系,也是增加患者来源的一种方法。有熟人亲朋来打招呼,用得着自己,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至少说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在交流诊治的过程中也增进了感情,很多事情有时候也办得顺利。但熟人来看病也会增加医生的执业风险。
拒绝给熟人看病由于种种原因显得极为艰难,对医生来说,掌握如何规避熟人看病可能带来风险的方法,则显得更加现实而有效。
因为患者是熟人,医生有时会不自觉地忽略一些必要的医疗程序,增加医疗风险。下面将熟人看病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风险进行总结,且听有多年从医经验的专家点评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1、不挂号=未建立医患关系?
绝大多数熟人看病都没有挂号,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认为这是医生的个人行为,并没有和医疗机构建立医患关系。
警示:患者是否挂号并不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即使患者没有挂号,但医生实施了针对性的医疗行为,就应该认为建立了医患关系。
支招:挂号只是形式,实施的诊疗行为是否正确才是实质。出现医疗差错,无论患者是否挂号,医疗机构都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