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疗资源不足是事实,通常门诊看病也就 10 分钟左右,因此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找病例、翻检查报告上。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心脏研究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分会会员、ISHR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家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之我见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也通过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来谈谈自己的观点。23年前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市一家的三家医院的急诊科工作以来,每年目睹医院门诊、急诊量均在北京市排名数一数二,每天到笔者医院急诊、门诊就诊的患者络绎不,走廊、过道、输液室、抢救室拥挤不堪,经常有就诊的患者及家属抱怨排队、缴费时间长,而真正看病的时间却很短。沈锡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肝脏病学专委会委员。《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编委,《中华消化杂志》编委,《国际消化病杂志》编委。 SCI引录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实用内科学》、《上海市内科学诊疗常规》等专著共8部。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擅长消化科常见疾病及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治及临床操作。
人们都在说“看病难”,这看病到底难在哪里?在我个人看来,“看病难”可分为“相对的看病难”和“对的看病难”。相对的看病难,主要是指由于社会大众的认识问题,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这突出表现是:全国人民都要到全国好的三甲医院找好的专家看病。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涌到大医院,这是目前“相对的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 曾经有一位住在三甲医院附近的老太太抱怨:看病太难了。为了能挂上号,老太太早上6点就到医院排队挂专家号,也挂上了。为了能够赶上上午抽血化验,老太太早上没有吃饭,等到轮到老人家看病时已经是快10点钟了,还没看上病就发生了低血糖反应,被送到急诊科抢救治疗。其实老太太一直有高血压、高血脂,来医院也就是复查取。而这些检查治疗,都可以在社区医院完成,但是老太太就认定了这家医院的某位专家,每次都要看专家才算心里踏实。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
2通过挂号网预约挂号
3通过医院官网挂号
4通过公众号挂号
5通过*挂号最快-提前看病不排队
6,手术-住院-CT检查加急-核磁共振加急-专家号预约-*挂号一条龙服务。
以下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挂号预约的一些攻略:
1. 官方网站或 APP:通过医院的官方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进行预约。
2. 注册账号:创建个人账号,便于管理预约记录。
3. 了解科室信息:确定所需就诊的科室和专家。
4. 提前规划:根据病情和医生排班,合理安排预约时间。
5. 准备相关信息:如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6. 关注放号时间:了解具体的放号规律,及时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