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合适的时间,一定是门诊人多的时间。一定要避开三个的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只能用人海茫茫来形容。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请转告您周围的人,“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并请他们也转告周围的人。通常来说上午看病的人多,下午少,周一多,周五少。到了周五的下午,基本看病的人就很少了。看来辛勤的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放假了去配个眼镜吧——老老实实排队吧等天凉快了再做这个手术吧——老老实实排队吧等放假休息有时间了再去看这个病吧——老老实实排队吧刮风下雨是看病的佳时机,雨越大,人越少。其实,天气对许多人的出行,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工作很忙,需要在短时间内看个病,然后赶紧回去上班,好是在下雨的天气去看病。相信您已经选择好了看病的日期,下面介绍一下看病前的准备。*请在看病之前,回顾一下您的病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病?发病的时候自己有什么感觉?如果有时间,请用本子和笔写下来。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这是很多人到大医院看病后最常见的吐槽。
确实,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现象存在,我们也无需过多讨论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各位患者及家属,如何最高效的利用这“三分钟”。问到更多自己想问的内容,让医生更彻底的了解你的病情。
1
千万要带上资料
务必在就诊前携带上所有的检查资料,包括门诊病历、出院证明、重要的检查结果、内镜报告、病理报告、手术记录,还有影像片子。为进一步节约医生查看资料的时间,尽量把检查结果按时间顺序排放,装订成本,放在文件袋里。此外,如果能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病情,会更有帮助。
关于这一点许多患者存在误区
以为所有的医院电脑系统都是联网的,病历资料想看就能看。
即使是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科室,查阅资料也没有那么方便,虽然现在大部分医院的信息系统已经很完善了,但是调阅资料依旧需要浪费不少时间。
以为只带片子即可不用带报告,医生看不懂,是水平问题。
并非门诊医生不愿意看影像片子,而是因为打印在胶片的上的影像图片,不只信号有耗损,还极度浓缩,太小看不清楚,并且图片还不是全部。影像科医生写CT或MRI报告是在高分辨率的电脑上通读全部片子后才给出的检查结论,写一份全面详细地报告往往需时近半个小时,因此阅读报告一定是更加可靠高效的做法。
2
提问时挑重点
肿瘤患者及家属在许多生活细节上都格外小心,患者及家属焦虑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在门诊的时候问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反而没有太大的帮助,提问时应当选择对自己影响大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身体某些部位发现疼痛、不适等情况。如有多个问题,建议患者及家属将问题事先罗列好,避免现场忘了问,回家想起来又没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