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不一定可信这一点,在内科体现得尤其明显。即见不到本人,就不能查体,同时又没有检查报告,全凭经验,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可想而知。 3、分析病情不冷静 一项对医生群体的调查显示,医生给熟人看病不是轻易忽视,就是重视过度。总之,他们总是不能够做到冷静地分析病情。另外,问诊不详细,掌握病情不全面,也会影响对病情的评估。 4、貌似省钱,其实效果不好的医疗技术可以辅助医生地查找病因、下诊断,合适的物可以让患者达到的康复效果。找熟人看病,没有按程序做检查就给开了,看似省钱,却留下病情诊断不明的隐患。5、知情同意,告知不到位 面对熟人,医生往往容易省去“可能发生……”的警示性告知,事后即使真的发生,因事先“不知道”,容易引发患者不满或医疗纠纷。建议您好反复问清各项并发症、后遗症等风险,确保自己在全面熟知情况的前提下做出选择和决定。第一种可能是最明显的,那就是给医生给熟人看病治病的时候,多少会违反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一些流程,不要说病人,医生护士有时候也会觉得繁琐。省略掉一些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流程的设置就是为了 预防万一的,省略某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只要这种违反流程的行为持续时间足够长,处理的病人足够多,就一定会出现所谓的意外。 找了熟人的病人,就处在了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里。拿我的专业来说,一般做内镜诊疗之前,都要常规问一下病人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服用最好停用一周,或者 避免取活检等有创的操作。都不问的话大部分人没事,但早晚会碰到那样的病人被漏过去了,一活检钳下去就血流不止。这种问题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第二种可能大概就是实际与预期的不符了。 很多找熟人托关系看病的人,往往对诊疗带有不合理的预期。尤其是自以为找了大领导的关系,就以为找到了保证。实际上疾病是非常公平的,即便是大领导本人, 得了某些疾病也无可奈何。当发生了和自己预期不符的情况,比如病情恶化,诊断不清,要么因为碍于熟人的面子忍气吞声,要么撕破脸不再顾及任何情面。后者造 成的医疗纠纷往往比一般的更加严重。
这里必须提一下某些找了熟人就以为自己是大爷,就可以对护士呼三喝四耀武扬威的低素质之人。医疗是一种 医生和护士面对面的服务关系,领导和熟人再关心,也不可能随时恭候。最终实施诊疗的还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医生和护士。这样的人大概生错了时代,应该穿越去奴 隶制社会,但即便奴隶社会,对奴隶过于残暴的奴隶主也有被推翻杀死的风险。或者应该穿越的少一些,回到童年时代,让自己的父母加强一下自己的家教。这样的 人自然不会对任何结果感到满意。
看病找熟人可能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很多国人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要找熟人。打官司、贷款、买保险,甚至于买个电脑手机也要找熟人。看病这种关系生老病死的事情肯定不会例外。可能有不少人因为找熟人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或已经造成了损失。如果未来有可能,全中国的诊疗趋于一致,每个医生都按照规范和指南给病人选择最合适的诊疗,也许找熟人就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