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消化科由内科学家林兆耆教授于1953年创立,1978年正式建科,朱无难教授任首任主任;1983-1999年,刘厚钰教授任主任;1999-2009年,王吉耀教授任主任。2009年至今,沈锡中教授任主任。中山医院消化科是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品监督管理中山医院临床理基地单位、内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卫生部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目前中山医院消化科设有两个独立的病区,共有核定床位106张,2014年出院人数达5400人次。住院病人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危病人。专科门诊每周6天,由副教授和主治医师轮流坐诊;每周6天均开设专家门诊。2014年门诊人数已逾23万人次,其中专家门诊逾8万。同时设有慢性肝病、內镜治疗、肠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等专病及特门诊。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上海市科委和863课题。研究成果“肝纤维化细胞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获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完成单位)(2008)、“消化道肿瘤及慢性肝病靶向纳米物载体研制”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单位)(2007)。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形成了一支掌握消化科诊疗核心技术的强大的学术队伍。目前消化科共有医师30名(不包括在大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包括正高7名、副高10名、主治医师11名、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名。其中获博士20人,硕士9人,学士1人。该学科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鼓励年轻医护人员出国进修或在职攻读。主要青年主治医师大都曾出国进修,赴美国、德国、瑞典、法国、香港等地学肝病、内镜治疗、腹腔镜等科研和临床技能,学成回国后均能独立开展相应的科研和临床新技术应用工作。目前已形成一支包括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内的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梯次合理的,在医、教、研各方面均有一定能力的不同层次的稳定的人才队伍。 主任:沈锡中 副主任: 张顺财 陈世耀 董玲 教授(主任医师):王吉耀 沈锡中 张顺财 陈世耀 董玲 郭津生 孙剑勇 蒋炜 刘韬韬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倪燕君 刘红春 石虹 王剑 高虹 涂传涛 李蕾 蔡瑜 李锋 翁书强 薛如意 主治医师:张宁萍 曾晓清 罗添成 刘黎黎 张丹瑛 吴盛迪 徐蓓莉 吴昊 方颖 陈洁 陈妍洁 姚群燕 医疗特-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医院科室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心脏、肝脏、肾脏和肺部疾病诊治是医院的重点和特色,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医院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放射与治疗(介入治疗)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1个(心脑血管方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个:消化科、检验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医脑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医学科和神经内科;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2个:消化道肿瘤和心脏瓣膜病;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2个:普外科、心脏病科、肿瘤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病理科、超声医学科、肾内科、核医学科、中医急诊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康复科、麻醉科、内窥镜、生物医用材料、器官移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和临床药学;上海市妇女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项目3个: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孕产妇重症监护病房和产前诊断中心;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重中之重)3个:心血管疾病、肝脏肿瘤和肾脏疾病;有8个上海市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院内感染、超声诊断、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和血液透析。
提交申请,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代理人信息等。 3. 支付服务费用,通常根据报告数量和领取地点而定。 4. 等待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前往医院领取报告,并及时通知患者。 女性疾病可以挂妇科,怀孕后检查以及生产要挂产科。儿童疾病一般挂儿科,但若发生儿童骨科或患有先天性或后天导致的儿童骨病、畸形可到专门设有儿童骨科的门诊就诊。另外,根据相应的器官,又分为耳鼻喉科、眼科等,口腔科疾病可以挂皮肤科。需要中医调理、按摩或针灸等可以挂中医科。还有一些医院推出了有针对性的科室,如心理门诊、疼痛门诊以及康复门诊等。、琐事、难事、烦心事交给我们,快乐轻松留给自己。我们坚持, 你的一切不方便都可以是我们的跑腿服务的项目,顾客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 亲,如果您有事有事情需要代办,但是在上海找不到可信可靠的人,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帮助,我们一定会为您尽心尽力!涉及隐私会为你守口如瓶!对你的财富和隐私没有兴趣,我们只收取一份应得的报酬。各地来沪就医看病的朋友,都成为我们的老客户了。上海医院挂号范围:上海仁济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第一妇婴,上海长海医院、同上海同济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皮肤病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