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咳嗽?肚子疼?食欲减退?头晕?胸闷?生了病,常常会觉得浑身不得劲,哪儿都不舒服。但记得一定先告诉医生,那个主要的、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忽然发生胸痛气短,就首先把这个情况告诉医生。此时,长期的睡眠质量不好、消化不良等情况,可以放在后面说,不是当务之急。2. 说出疾病发生的时间 不要说「不舒服好长时间了」。明确一下不舒服了多久,是几小时、几天、几周还是几个月。准确的发病时间,对于帮助医生迅速做出恰当的治疗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说出疾病发生前做过什么第一种可能是最明显的,那就是给医生给熟人看病治病的时候,多少会违反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一些流程,不要说病人,医生护士有时候也会觉得繁琐。省略掉一些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流程的设置就是为了 预防万一的,省略某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只要这种违反流程的行为持续时间足够长,处理的病人足够多,就一定会出现所谓的意外。 找了熟人的病人,就处在了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里。拿我的专业来说,一般做内镜诊疗之前,都要常规问一下病人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服用最好停用一周,或者 避免取活检等有创的操作。都不问的话大部分人没事,但早晚会碰到那样的病人被漏过去了,一活检钳下去就血流不止。这种问题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第二种可能大概就是实际与预期的不符了。 很多找熟人托关系看病的人,往往对诊疗带有不合理的预期。尤其是自以为找了大领导的关系,就以为找到了保证。实际上疾病是非常公平的,即便是大领导本人, 得了某些疾病也无可奈何。当发生了和自己预期不符的情况,比如病情恶化,诊断不清,要么因为碍于熟人的面子忍气吞声,要么撕破脸不再顾及任何情面。后者造 成的医疗纠纷往往比一般的更加严重。
这里必须提一下某些找了熟人就以为自己是大爷,就可以对护士呼三喝四耀武扬威的低素质之人。医疗是一种 医生和护士面对面的服务关系,领导和熟人再关心,也不可能随时恭候。最终实施诊疗的还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医生和护士。这样的人大概生错了时代,应该穿越去奴 隶制社会,但即便奴隶社会,对奴隶过于残暴的奴隶主也有被推翻杀死的风险。或者应该穿越的少一些,回到童年时代,让自己的父母加强一下自己的家教。这样的 人自然不会对任何结果感到满意。
看病找熟人可能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很多国人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要找熟人。打官司、贷款、买保险,甚至于买个电脑手机也要找熟人。看病这种关系生老病死的事情肯定不会例外。可能有不少人因为找熟人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或已经造成了损失。如果未来有可能,全中国的诊疗趋于一致,每个医生都按照规范和指南给病人选择最合适的诊疗,也许找熟人就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