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19岁的女孩,受凉以后发烧咳嗽,血象不高,胸透正常。但是一定要看专家号。在父母带领下挂了国内呼吸科的专家,看病几分钟,开了一盒十几块钱的感冒就回家了。其实这样的疾病在社区或就近的诊所,就可以处理了。如果这些病例和小病够在社区、基层小医院得到处理,相信一些大医院、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会得到一定缓解,而另外一些医院是社区、基层医院,却苦于没有患者的状况也能得到改善。本来找熟人是希望得到的诊疗服务,但为什么实际上却事与愿违呢?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方面。种可能是明显的,那就是给医生给熟人看病治病的时候,多少会违反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一些流程,不要说病人,医生护士有时候也会觉得繁琐。省略掉一些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流程的设置就是为了 预防万一的,省略某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流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只要这种违反流程的行为持续时间长,处理的病人多,就一定会出现所谓的意外。 找了熟人的病人,就处在了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里。拿我的来说,一般做内镜诊疗之前,都要常规问一下病人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服用好停用一周,或者 避免取活检等有创的操作。都不问的话大部分人没事,但早晚会碰到那样的病人被漏过去了,一活检钳下去就血流不止。这种问题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50余年来,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的发展战略,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2年在中医院等级复评审中评审成绩位列全国三级中医医院首位;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刘嘉湘教授荣膺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总院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坐落于浦东上南路上钢二村45号。东西两院占地面积共78.65亩,核定床位数1250张。医院中医特色鲜明,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肾病、胆石病、风湿病、眼病、乳腺病、肛肠病、脾胃病、肺病、疮疡病等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医院有冬令进补膏方门诊、冬病夏治门诊、中医特色体检门诊等。年门急诊人次356余万,年出院患者5.4万余人次。科室设置齐全,有临床科室43个,重点专科30个,医技科室6个,药剂科室3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RICU、血液净化中心等,配备DR、CT、ECT、MRI、数字胃肠机等大型设备。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专病)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0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中央“千人计划”1名、上海市名中医32名、上海“千人计划”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名、博士生导师42名;各级各类名老中医工作室35个。作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主基地与分基地,承担9项中医流派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
选择一个好医生 浏览医院官网查合适的专家 在医院官网浏览专家名单和出诊时间;若不便上网可直接到医院门诊大厅看。看哪位专家公布的就诊范围与您的疾病对口,记下他们的名字,并上网搜一搜这位医生的、著述和学术等。首次就诊可在医院挂一个普通的门诊号,一般都是主治医师一级。把您以前看病的资料整理好,发病的经过概要总结列出,详细报告给医生。 这一级的医生很忙,一天下来要看50至60位患者,因此叙述一定要有重点,简明扼要。记住一定询问他,您这种病看哪位专家更合适,通过这种渠道请该科室的医生帮您选择专家。
看病有熟人,确实能让患者在潜意识里感到安心踏实,可是从医生角度来考虑,看病找熟人真的各有利弊。
大家一般认为,熟人看病的情况多发生在大医院,但其实,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面对的患者可能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街坊的朋友。面临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医生来说,与患者打好关系,也是增加患者来源的一种方法。有熟人亲朋来打招呼,用得着自己,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至少说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在交流诊治的过程中也增进了感情,很多事情有时候也办得顺利。但熟人来看病也会增加医生的执业风险。
拒绝给熟人看病由于种种原因显得极为艰难,对医生来说,掌握如何规避熟人看病可能带来风险的方法,则显得更加现实而有效。
因为患者是熟人,医生有时会不自觉地忽略一些必要的医疗程序,增加医疗风险。下面将熟人看病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风险进行总结,且听有多年从医经验的专家点评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1、不挂号=未建立医患关系?
绝大多数熟人看病都没有挂号,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认为这是医生的个人行为,并没有和医疗机构建立医患关系。
警示:患者是否挂号并不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即使患者没有挂号,但医生实施了针对性的医疗行为,就应该认为建立了医患关系。
支招:挂号只是形式,实施的诊疗行为是否正确才是实质。出现医疗差错,无论患者是否挂号,医疗机构都要承担责任。